打印

您当前的位置: 名师风范

洪深:留给海大园的别样华彩

  • 发布日期:2014-06-12
  • 浏览次数:26532

 

                      

 

1934年9月出任国立山东大学外文系主任的洪深,与前任系主任、莎士比亚文学翻译家梁实秋,完成了历史性交接,从此也给“酒中八仙”散去后的海大园增添了别样瑰丽华彩。
  来国立山大之前,洪深是复旦大学英文系教授、暨南大学外文系主任和专门文学导师,而使他声誉满身的却是在话剧和电影界的多个创造。
1923年洪深以心理剧《赵阎王》成名;1924年导演的改编剧 《少奶奶的扇子》轰动了上海滩;1925年创作出中国第一部较为完整的电影剧本《申屠氏》;他首次建立起正规的导演制,首开中国电影“心理剧”滥觞,在导演的话剧中首倡男女同台之风;他创设“话剧”名词,并将之送入大学讲坛;先后执导了多部电影,1931年编写了第一部有声电影剧本《歌女红牡丹》;他编的《电影术语词典》,是中国最早的电影辞典……他在大学教学的同时,还是明星电影公司和戏剧协会的编剧和导演。曹禺说他“能编,能导,能演,是剧坛的全能;敢说,敢写,敢做,是吾人的模范”。
  对国立山东大学,洪深的到来意味着别样气质,除了传授学问,还绽放出一种专业的舞台华彩。
  在国立山大,洪深开设了《英国文学史》等近十门课程。教余还完成了《电影戏剧表演术》等多部著述。在多次演讲中,他勉励同学“各人应忠于所学,以备来日为国报效”,要无畏地去担当责任,要有宏大的气魄和使命感。洪深曾从师学习发声,演讲起来声音宏亮,加之激情如火,口才又好,鼓动性极强。他参加了一个京剧票友社团“和声社”,并介绍老舍也加入。“有一次在山大的晚会上表演京剧,他用脚把一顶放在地上的帽子挑飞起来,然后正好戴在头上,全场一片掌声。”洪深明星般的风采折服了国立山大师生。
  在青岛,洪深创作了重要的电影剧本《劫后桃花》,抒发了经年萦绕心头的家族隐秘情绪。洪深的父亲洪述祖曾任袁世凯政府内务部秘书,参与了密谋刺杀国民党领袖宋教仁,1913年避难来到青岛,在崂山南九水修建了别墅“观川台”。1914年日本占领青岛后,“观川台”被占据,家人也遭到迫害。更使洪深悲痛的是,父亲于1919年被处以绞刑。原本在父亲落魄之后就体会到了世态的炎凉,父亲的横死更成为洪深无法言说的隐痛。《劫后桃花》表达了家族痛史,也表达了对外敌的愤慨,对奴颜婢膝民族败类的讽刺鞭打。这部剧是洪深在艺术上和思想上达到颠峰的结晶。1935年,上海明星影片公司到青岛进行了拍摄。
  舞台,是洪深不能忘情的所在。来国立山大不久,他就组建了山大话剧社,还为学生海鸥剧社作指导,活跃了学校的文艺气氛。1935年春夏时节,洪深带领师生排演了他导演的三幕戏剧 《寄生草》,“因系青市之创举,故各界购买入场券者,积为踊跃”,“门票供不应求,颇多向隅。翌日大雨滂沱,外宾踊跃”,颇为轰动。这位活跃在上海大舞台的辉煌人物,给青岛带来了现代话剧艺术的一次猛烈渲染。1935年暑假开学后,洪深又组建了“国立山东大学戏剧团”,计划排演本校学生柳乃端创作的独幕剧《一士兵》及易卜生的《玩偶之家》等剧。
  洪深的灵魂是被戏剧征服了的。他从小就“爬墙看戏”。清华四年,校中所演的戏,十有八九出自他手。父亲死后,他毅然从俄亥俄州立大学陶瓷工程专业转入哈佛大学学习戏剧与文学,是第一位攻读戏剧硕士的中国人。他从“实业救国”的梦想走出,扑进“戏剧救国”的理想。在1922年留学归国的轮船上,有人问他:你要做一个红戏子,还是莎士比亚?洪深说:我要做易卜生。1930年参加了左联后,戏剧救国的理想有了实现路径:走向了民间和大众。
1936年,因宣传抗日被山东政府主席韩复榘追捕,洪深重返上海,投身到轰轰烈烈的抗日救亡运动中去了。在汹涌澎湃的时代浪潮中,在血与火的战斗中,编剧、导演、演戏,他尽情地演绎自己的戏剧使命。
  海大园,是洪深的人生驿站,戏剧,是他永恒的归宿。 (王淑芳)

 

 

 

Copyrights @ 中国海洋大学校友会
地址:青岛市崂山区松岭路238号 邮编:266100
电话:0532-66783901 邮箱:xiaoyouhui@ouc.edu.cn